受強冷空氣影響的廣州籠罩在“保暖全靠抖”的嚴寒之下,雖然氣溫從今起開始逐漸回暖,但寒冷的“威力”未散,廣大市民朋友尤其是老人、小孩,以及本身有基礎疾病的“老病號”,仍然需要格外留意身體健康狀況。
降溫不僅影響“老病號”
“一老一小”要格外留心
受濕冷天氣影響,來急診就醫的重癥患者增多,患者主要為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老人,也不乏青壯年。從病種上看,主要有卒中、心衰、普通肺炎等。
老人尤其是“老病號”要注意保暖,飲食作息規律,避免熬夜和煙酒刺激,出行時注意頭頸部保暖,戴好帽子圍巾。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還要注意避免情緒激烈波動,注意及時調整藥量 ,“氣溫較低特別是降雨時老人可以減少出門,以免滑倒。咨詢用藥可通過互聯網醫院或在主治醫師的病友群進行。”
此外,寒冷天氣是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時期,前來醫院就診的感冒、發燒甚至肺炎患兒也會相應增加。家長在寒冷天氣時需要注意給孩子做好充足的保暖措施,并且注意房間通風,防止著涼、少聚集是關鍵。同時,家長要保障孩子的營養均衡和睡眠充足從而預防感染疾病。當發現孩子出現發燒、咳嗽等癥狀,可以先在家口服用藥,如果觀察到精神狀況不佳,則應及時就醫。
急性胸痛是冬季 “隱形殺手”
3招“自救”要牢記
氣溫驟降下,廣大人群心血管疾病高發,急癥胸痛包括主動脈夾層、心肌梗塞、肺栓塞的情況,都是冬季的“隱形殺手”。
主動脈夾層發生時,患者會出現胸背部疼痛,一般位于胸部正前后方,若放射至腹部及大腿,則可能出現了遠端撕裂的情況。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胸骨后及心前區的疼痛,且放射至左肩和左上臂內側、左手小指及無名指,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牙痛。肺栓塞患者通常會出現劇烈的胸痛,疼痛一般與呼吸節律同步。
一旦發生急癥胸痛,市民朋友可牢記3招“自救”指南:
01絕對臥床休息
不要驚慌,立即臥床休息,減少活動,保持情緒穩定。
02吸氧、服藥,監測血壓
如果有家庭制氧機,先吸上氧;若心梗發作,在保證血壓不低于90/60mmhg,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;若夾層發作,可舌下含服心痛定一片,自行監測血壓,控制在90-110/60-80mmhg。
03撥打120
立即撥打120,將自己疼痛情況,血壓情況,處理方法及具體家庭住址告知醫護人員,等待急救。切莫自行開車去醫院,以防意外發生。
取暖提防 “低溫燙傷”
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
為防寒保溫,大家各顯神通——出行貼“暖寶寶”護身,在室內用電暖手爐、取暖器取暖……不過,人因此遭受燙傷。 雖然“暖寶寶”“電暖手爐”等瞬間溫度并不高,但如果與皮膚持續接觸,也有可能引發所謂的“低溫燙傷”。
使用取暖設備時要保持距離,避免長時間在同一位置使用。例如“暖寶寶”要隔著一定厚度的衣服使用,不要直接接觸皮膚,過一段時間換個位置貼。電暖手爐外面可以裹上厚毛巾。糖尿病患者、神經末梢反應相對“不靈敏”的老年人以及皮膚嬌嫩的嬰幼兒,要謹慎使用取暖設備,也不宜泡熱水澡或用熱水泡腳,以免被燙傷。
如果已經發生燙傷,皮膚紅腫者可盡快用流動的 涼水逐步降溫,注意水溫不要過低,然后 涂抹凡士林、爐甘石等保濕并保護受損皮膚; 有水泡者最好到皮膚科處理,有條件者也可在家進行消毒后挑破水泡, 排出液體,注意不要撕掉表皮。糖尿病患者被燙傷后因傷口難以愈合,應盡快到糖尿病足專科或皮膚科進行處理,以免引發傷口進一步潰爛、截肢等嚴重后果。